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强认同感与凝聚力,逐步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既源于各民族长期共居共存、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实践,也深受历代民族文化认同理念的持续推动,体现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及历史必然。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彰显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东方智慧。五千多年文明史造就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使各民族共同凝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大一统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也是中华文明能以国家形态绵延几千年从不中断的重要原因,以及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依靠的独特历史传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攻坚克难,夺取了革命、建设与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深刻阐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五大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共同走向现代化,让各族人民心靠得更紧、情变得更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极大增强。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与新疆进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基建投资力度最大、民生受益最多的时期。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西藏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在西藏落地实施,一系列重大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举措惠及西藏各族人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展现勃勃生机。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是1955年的204.3倍。今天的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生福祉极大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正和全国一道,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奋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凝聚各民族力量、实现共同发展愿景的重要价值纽带。各民族唯有将自身发展紧密融入中华民族整体进步之中,才能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和行动共识,形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强大合力。新征程上,各民族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拼搏进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