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达区以“阳光政务”为主要抓手,切实将政务大厅建设成为“便民服务大平台”,让群众得以清晰了解、深度参与,实现服务零距离,架起政务服务“连心桥”。
搭台造景 打造舒适办事环境
今年,乌达区将政务服务中心重新进行了主体功能区划分,一楼为自然人综合业务服务区,包括无差别综窗、医保、人社和便民缴费窗口。二楼西侧为不动产综合服务区,包括不动产登记中心、住房公积金中心和税务窗口;二楼东侧为企业服务专区,包括企业注册到注销全流程服务窗口和工改系统肩并肩服务窗口。
同时,中心设置了咨询导办、投诉建议、资料填写、便民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自助网办、政务公开、志愿服务、母婴室、帮办代办10大便民功能区,为办事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并免费提供雨伞、充电器、应急药品、热水等。
目前,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有32个部门单位进驻,在用窗口27个,可办理1243项政务服务事项,日均业务量约200件,无差别和分领域综合窗口总数23个,综合窗口设置比例85%。根据不同事项在不同时期的办理频次,中心共设置8个“潮汐窗口”,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有效使用行政人力资源。中心从独立服务空间的角度出发,利用大厅东侧小间,完成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改造,配备了完税证明开具、不动产登记制证及供热、供电、燃气自助缴费等自助服务机,提供100余项服务事项,实现了政务服务从“8小时”向“全天候”的跨越。
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帮代办为主,主动办、反向办和延时办为辅,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组建“政务中心小达帮办团+镇办帮办队+企业服务专区帮代办队”3支帮代办团队,共计136人,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累计帮办代办业务1.2万件,群众好评率保持在99.9%以上,助老助残及上门服务已惠及群众100余人次;对企业,主动提供靠前服务147次,电话、上门回访31次,助力40家企业办理了123个审批事项;对老年弱势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在全区5家养老机构都建立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点,为103位老年人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智能发现、精准推送、主动帮办,已在民政、市场监管等领域梳理出20项“反向办”服务事项,筛查证照临期、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补贴未申领等信息,今年以来已发送提示短信9000余条。每个周六、周日上午,为市民办理医保、社保、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等涉及31个部门1108项事项,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问题。
流程再造 打磨最优服务样本
乌达区通过流程再造、技术创新,破除传统政务多头跑、重复交的顽疾,为企业、群众提供最优服务样本。
线上办事服务方面,乌达区大力推广自治区打造的全区一体化移动政务服务平台“蒙速办”App,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一站式”在线政务服务,现阶段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3056个部门的4.7万余项服务。在自治区政务服务网乌达区子站上,乌达区承办的1561个政务服务事项中有1329项可网上办理,并且全部配套了办事指南,办事要件和流程一目了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自助办理相关事项。
线下办事服务方面,乌达区通过跨部门流程重构,设立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整合22个部门550项事项进行综合受理办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窗受理模式;持续拓展提质“一件事一次办”,对已发布的156项“一次办”主题服务事项梳理修订办事指南、流程图、申请表单,规范事项流程,全面推行“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受理模式;国家、自治区、乌海市4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地实施,推出3个乌达区特色“一件事”,方便群众办事。
乌达区深化“跨域办”,与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政务服务协作机制,实现9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目前,7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8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区通办”,19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乌达区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和“免证办”,梳理告知承诺服务事项清单50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60项,健全了告知承诺事项清单管理和容缺受理服务机制,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依托政务平台,推动结婚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跨部门应用,乌达区本级部门共有7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加大电子证照、证明材料、部门出具材料归集力度,截至目前,累计汇聚电子证照36类187939条、签章187896条,签章率达99.98%。
内外兼修 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乌达区积极组织各窗口人员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等活动,对关键岗位人员“充电蓄能”;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红旗窗口、服务之星等评选评比活动,带动窗口人员纪律意识、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
乌达区做实做细跟踪督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方式,公开举报电话,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诚信建设”窗口,线上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好差评”评价系统和“12345”便民热线,对群众反映的纪律作风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问效、专人盯办、及时纠正,企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好差评”系统运行以来,收到群众评价202858条,好评率99.98%,差评整改率10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