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是第56届世界邮政日,今年世界邮政日的主题是“邮政为民:服务城乡,通达天下”。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邮政业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推动物畅其流为美好愿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邮政快递的综合运输组合效率、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服务范围和性价比都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代表领域。内蒙古自治区邮政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邮政业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邮政业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先导性、引领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发挥网络优势,促进互联互通,传递幸福美好,加快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邮政业。
持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惠泽民生。“十四五”期间,我区邮政快递业累计投入121亿元加快服务网络建设,深入实施“二体系二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全区构建起“一国际、二全国、九区域、二口岸”的“1+2+9+2”现代邮政快递骨干网和以旗县集散共配中心为核心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全区累计建成盟市级园区25处,旗县级园区46处,各类分拨处理中心428个,旺季日均处理量超1200万件,快递物流服务现代化产业效能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各盟市推动旗县集散分拨中心和集散共配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80个旗县中建有县级集散分拨中心51个,县级集散共配中心87个,11063个建制村中已实现快递服务进村10781个,快递进村通达率97.45%,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设置10310个,设置率91.78%。积极发挥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在农村牧区地区的基础支撑作用,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累计开通交邮联运邮路107条、建设合作站点294处。邮政快递服务越来越普及,服务质量越来越稳定,国内快递服务时效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扎实开展农村地区领取邮件快件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全区邮政业申诉事项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持续有力支撑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邮政业深度嵌入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承载了大规模、高频次、广地域的实物流通,实现商品和物资有序集散、高效配置、价值增值,是促进流通方式升级的重要力量。聚焦我区“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四大农业特色产品,持续引导邮政快递企业深挖农畜产品上行寄递服务需求,深化与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协调发展,持续扩大快递服务现代农牧业、制造业项目服务规模。1-8月,我区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牧业、制造业业务量分别完成1.7亿件和1.38亿件,占全区快递业务量的37.78%和30.44%。牛肉干、奶制品、猫砂、杂粮、酒水饮料、调料制品6个品类快递寄递业务量超过千万件,巴盟瓜子、敖汉小米、兴安盟大米等10个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项目寄递业务量超过百万件,展现了行业对促进消费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全区行业现有冷库59个,面积达16371平方米,配置制冷保鲜设备网点600余家,聚焦液态奶、食药品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冷链物流需求,推进邮政快递企业建设或改造一批冷链寄递物流节点,加强“产地集采+干线运输+销地配送”冷链物流一体化上行组织。多措并举解决电商件不包邮、不发货问题,持续开展电商件常态化监测,不包邮率下降至0.73%,通达的寄递网络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实现了商品流动高效畅通,既成为了消费品深入乡村的“高速路”,也架起了农特产品出村进城的“富民桥”。
持续提升安全绿色水平,行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持续巩固“一办法三体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工作主线,制定《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和验收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行业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建筑物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区邮政业运行监测和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常态化运转,组织行业涉稳风险排查和专项治理,针对区域总部企业“以罚代管”、派费调整等问题开展专项调查、行政约谈、监管提示等措施,及时发现、核查、处置突发事件,确保行业稳定运行。积极推动绿色生产方式转型,推动新修改的《快递暂行条例》“快递包装”专章实施,加快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分拣中心和绿色网点。全区同城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594万件,同城快递使用可循环包装比例达到18%,回收复用瓦楞纸箱728万个,使用可降解塑料包装袋2271万个,可降解塑料胶带187万卷,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量达101吨,设置6080个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网点。
落实“11462”高质量党建工作主线,强化党建引领赋能行业发展。制定“11462”高质量党建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快递业“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全区共组建快递行业党支部125个,成立行业群团组织273个,以新时代“北疆先锋邮路”总品牌为牵引的“1+2+5+12+N”党建品牌矩阵初步形成,党建领航作用日益彰显。把快递员参与基层治理“五随”行动和维护快递员合法权益“六帮”行动作为快递行业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2.6万名“快递小哥”到社区报到,为群众解决问题3500余条,帮助快递员解决进门难、入学难、就医难等急难愁盼问题2700多个。从业人员全日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占比达到80.99%,工伤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组织快递员免费体检3162人次,提供法律和心理咨询服务651人次。购买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2.91万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85万人次,2名从业人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14人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区快递员权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下一步,全区邮政管理系统全区行业将按照国家邮政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邮政新篇章,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一是增强网络韧性促联通。依托全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着力建设“一国际、二全国、九区域、二口岸”的“1+2+9+2”现代快递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持续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冷链寄递物流,把农村地区寄递服务短板变为发展“潜力板”,助力城乡均衡发展。完善国际寄递服务网络,支持行业企业通过自建物流、建设海外仓以及末端合作配送等模式,提供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带动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二是深化产业协同降成本。积极发展快递经济,以快递设施和功能集聚为基础,推动形成“寄递枢纽+产业集群”的新模式,吸引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布局和集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入厂物流、线边物流、仓配一体、区域配送、逆向物流等多元服务模式,推动生产服务与产业链条相融入,使邮政快递成为全球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时效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更好为实体经济舒筋活络。三是强化数智赋能提质效。注重以“新”促新、以“智”提质,实施“人工智能+邮政快递”行动,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模型在行业的优化与应用,促进向智慧物流转型。加快分拣设备、运输工具等设备升级,支持智能云仓、无人配送、低空物流等规模化发展,促进生产组织作业模式的迭代升级,提升全链路的运行效率。积极打造开放协同生态,培育新业态、塑造新场景、催生新服务,支持企业打造包括快递、快运、冷链、仓储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四是提升均等水平惠民生。建强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增强普遍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持续对邮政普遍服务网络运行情况开展监测,聚焦服务薄弱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加强执法检查。持续开展农村快递服务违规收费问题整治,不断优化用户申诉处理工作,让行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五是促进行业安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监管效能,健全盟市和旗县邮政业安全监管支撑体系,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寄递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在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保障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围绕快递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深化过度包装治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广电商快递原装直发,加强新能源技术、节能低碳技术、绿色新材料应用,推进基础设施节能改造,促进资源整合和集约利用。六是坚持党建统领促发展。坚决扛起“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责任,准确把握新时代快递行业党建实践要求,继续发扬“四千精神”,落实“11462”高质量党建工作主线,按照三位一体推进机关党建、系统党建、行业党建“一条主线”,在全区系统持续打造“一个党建品牌矩阵”,推进党建体系、监管体系、发展体系、安全体系“四个体系”融合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六大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推进党建+基层治理+权益保障和党建联合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两个行动工程”,持续扩大“两个覆盖”,全力推动全区快递行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以党建引领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